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欢迎您访问网站!
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回眸 > 社史研究

导航栏目

至真至爱九三人——陈遒北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7924次

陈遒北于19436月生于上海,其原籍是台湾省台中市。在这个台胞家庭中,“爱我中华”四个字是两代人的心声。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遒北的父亲在台湾上中学时得知台湾是如何屈辱地割让给日本时,心中悲愤之极,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弃民”——被祖国遗弃的人民。他不甘心接受奴化教育,开始参加反日活动,为了学习中华文化,他只身来到上海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留在上海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父亲受高雄市聘请,只身一人回到台湾,任高雄市副参议长、教育科科长,主要负责教育工作。

1947年,原本要来接妻儿赴台的他参加了台湾著名的“二·二八”起义。半年以后身份暴露,被判刑入狱。1953年,43岁的父亲没有来得及亲眼看见能自立于世界民族强林的中华而英年早逝。幼小的陈遒北与父亲这一别就再也没能相见。

陈遒北兄妹5人在一生当中一直都想继承父亲的遗志,为中华民族多做贡献。可是在那种极左思潮泛滥的岁月里,这又谈何容易呢?台籍几乎成了特嫌的同义词。尤其在十年“文革”中,“台籍”曾使全家人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驱散了多年笼罩在这个台胞家庭上空的阴霾。当时“现行反革命”的哥哥不仅获得了彻底平反,还当上了上海市人大代表;作为白专典型受批判的三姐成了甘肃省政协委员;大姐是新乡市人大代表;1986年,陈遒北、哥哥和三姐同时被推选出席全国科协代表大会……

 

站在门口哭泣的小姑娘

19609月陈遒北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化工机械专业学习,19659月毕业分配至石油部抚顺设计院工作。下厂实习一年后,回设计院机械室任实习员、技术员。19692月随院迁往洛阳,单位几经更名后,就是今天的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平坦的。1964年底,在毕业班学习的陈遒北正在为即将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兴奋,想像自己怎样用学来的知识与工农结合后再奉献给祖国的时候,学校里展开了毕业生思想清理的政治运动。运动自然猛如暴风骤雨,10天不到,两名同学先后自尽了,作为台胞身份,又喜欢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质疑的陈遒北自然在劫难逃了。

1965年初的一天,主管运动的老师通知她:“为了最后挽救你,明天将对你的思想进行全面批判。”夜深了,她还在校园里最偏僻的东操场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二月份的北京,还有着无尽的寒意,面对沉沉的黑夜,陈遒北既不感到冷,也不知道害怕,心中只有一股无尽的绝望感……她不晓得明天的全面批判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年代里,一个挨批判的人就是一名政治上被判死刑的人。想到不可预测的前途,她忽然感到:也许自绝而去的同学是选择了最明智的解脱。同时,她学习的权利也遭到了剥夺。1965年春,陈遒北正在进行毕业实习的石油二厂,刚建成了一套当时号称五朵“金花”之首的IV型催化裂化装置,尚未投产。这对于一个石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在别的同学进入实验场地时,老师却把陈遒北从实习队伍中叫出来,令她去废品库,找可供工人师傅搞革新用的材料。看着同学们欢天喜地的背景,22岁的小姑娘心如刀绞,甚至不敢擦一下滚落下来的泪珠。

毕业后的第一年,陈遒北赴石油六厂实习。她不敢再“指点江山”了,只是拼命地劳动,抢着干脏活、累活。零下20多度的严冬她爬上几十米高的钢架;盛夏她又抡起8磅的大锤在熊熊的火炉旁。不知她“底细”的工人师傅亲切地唤她“小遒北”,赞她是“红色的大学生,可靠的接班人”。可她却赶快惶恐地说:“呵!不,不!我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尽管如此,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她还是被作为牛鬼蛇神被揪了出来。由此,陈遒北消沉了。想当一名旧式的贤妻良母,以针线女工、相夫教子了此一生。是几位当时也身背着沉重政治包袱的同志及时地帮助了她,鼓励她要正视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196912月陈遒北随单位调往洛阳,从此,她把异地当作故乡,在这里度过了她风华正茂的青年,年富力强的中年,又进入了“夕阳无限好”的晚年。她坦言:“我喜欢洛阳,是洛阳人培养了我。”1975年,振作起来的陈遒北在资料上看到国外有一种高效燃烧器,能增加工业锅炉的处理能力和提高热效率,但价格极为昂贵。她决心钻研这项技术。那段时间的每天晚上,每个节假日,她都在钻研。在最后的10天中,她几乎没有正式睡过觉。用了整整4年的业余时间,她终于攻克了这一课题难点。因此当1979年她正式接受这一课题任务时,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样机的设计,一经试验,其主要指标完全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第二年美籍华人某家石油设计公司总裁林加尧先生看到后,激动地说:“这种燃烧器在国外花费了几十万美金,近十年时间才研制成功的,没想到中国这么快地搞成了。我为我的血管里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而感到骄傲。”陈遒北感到更加骄傲。1984年陈遒北接受了研制新型催化裂化进料喷嘴的任务。这就是那个当年不准她进入大门的装置中的一个重要设备。经过两年的努力,获得了初步成果。这时我国引进了著名的ToTal专利技术。她一听就气馁了,想把课题赶快结束算了,反正已完成了合同中的各项指标。但当时的一位技术精湛的领导不同意,他要求陈遒北在操作压力上(耗能)要优于国外专利,以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条件。于是,陈遒北又经过3年苦干,终于研制成了LPCT型催化裂化高效进料喷嘴。仅在洛阳炼油厂一个装置上使用,每年即可增加利润一千多万元,而成本仅十多万元而已。当1990年鉴定会主持人宣读到:“LPCT型催化裂化高效进料喷嘴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ToTal技术相比,雾化效果和能耗皆优于ToTal,其他持平……”人们纷纷向她拥来握手祝贺时,陈遒北眼前又浮现出当年被摒弃在装置门外落泪的小姑娘……她喃喃地说道:“感谢改革开放给了我们知识分子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最好机会……”

虽然在科技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极左思潮残余尚未肃清的年代,陈遒北这样一名受过批判的台胞知识分子所遭遇到的困难与歧视也一言难尽。因此她必须付出更多更多。1982年她离婚后,每当去工厂现场试验时,家中只剩下两个在初中和小学学习的孩子。一次她去兰州半个月后回家,一开门就看到小儿子躺在床上。惊问他怎么了,儿子说:“哥哥说我病了,让我吃药、睡觉。妈妈你的实验成功了没有?”她眼泪哗哗地往下流,一把搂过儿子:“宝宝,妈妈的试验成功了,妈妈谢谢你!”

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事科技工作20多年来,陈遒北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奖励。主要论文如《管式炉辐射室对流传热计算及优化途径》(1982年发于《化工设计与开发》),被评为中国工业炉学会第一届年会宣读论文,并推荐参加1988年工业炉专业国际论文交流;《燃烧设计与管式炉节能》论文(1983年发于《化工设计与开发》)被评为中国工业炉学会第二届年会宣读论文和化工部第三届工业炉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也被推荐参加工业炉专业国际论文交流;由她主笔的《管式炉主要传热参数优化值的确定》论文,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工业炉学会交流论文……主要设计科研项目:如1975年担任乌鲁木齐石化厂一期工程加热炉专业负责人,在常压炉上采用了简易高效燃烧器和单排双面辐射两项新技术,节省资金近15万元,是该厂向自治区科学大会献礼的项目;她参加的南京炼油厂第二套常减压蒸馏装置节能改造设计,获中国石化总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她负责研制的GX――Ⅱ型高效燃烧器,可提高热效率3.3%,节省燃料油7200/年、蒸气5800/年,合人民币15万元/年,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研成果二等奖;她负责研制的QH――300燃烧器和课题“强化传热流场在重整炉上的应用”分别获得1991年和1992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LPCT型催化课题裂化高效进料喷嘴获得1990年度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7年底专利发明创造金奖……

1998年陈遒北退休后,她未因只有菲薄的病休月工资——305元而心安理得休息,而是继续钻研技术。1997年,她又有了新的技术发明,于是打了一份复工申请。也许是为了照顾其健康,单位把申请还给了她。可她认为她的新技术对国家是有用的。因此陈遒北就在1998年要求退休了。退休后在受聘打工的企业里和工人一起搞起了四项专利:CCK型催化裂化进料喷嘴。于1998年又用于当年首用LPC――L型喷嘴的洛阳炼油厂。每年可以进一步再增加利润23千万元,一举取而代之,当年即被省科委评为A类高新技术。LGH型强化燃烧器,可使一名工业炉增加处理能力达35%,而炉膛温度却并不升高,也被省科委1998年评为A类高新技术。“无机传热元件输油管道加热炉”和“鳞片管”也先后获得了专利。

她还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和指导,放手把科研题目交给年青同志,有5名年轻同志在她的指导下成为课题或项目负责人。

众多的职务和荣誉

陈遒北的社会职务很多:她19849月份任市郊区政协常委,10月份任省妇联常委,1984年任台联会副会长,1987年同时任洛阳市、河南省政协常委,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任市政协副主席,1994年任市第八届政协副主席,1986年任全国第三届科协委员,1991年任全国第四届科协委员,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所以她自己这样总结自己:“我做了10年市政协副主席,10年全国科协委员,1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给了我太多的信任和荣誉,我满足了。”与她职务同样多的是她获得的荣誉称号:1987年获洛阳市优秀女职工称号;198619871989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198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8年获洛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她给100个女孩带来春天

在陈遒北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候,得知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国家教育投资占当年总预算比例比印度还要低,太多太多的孩子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理想,那一刻,她震惊了,脱口而出:“一个国家建立几十年还有失学儿童,那是十亿中国人的耻辱!”

1969年到1979年她工作单位迁到洛阳的山区,她见到一位家庭贫困的妇女,为了养活病夫、病父和让她的三个孩子能够上得起学,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以弥补勤奋劳动而仍不足的生活费。这深深地触动了陈遒北的心:一个没有文化只能如此生存的母亲怎么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子女呢?她暗暗立下誓言:若有机会,一定要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女孩子,因为她们是未来的母亲。

1994年,团中央刚刚号召“希望工程”助学活动不久,陈遒北就从病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10个孩子每人支付了5年的学费。1997年,她把按国务院文件补发的3300元工资一分不留的全部捐助给“春蕾计划”。1998年退休时,她再一次捐款3000多元资助失学女童。她说:“这是人民给我的,现在我再还给人民。”

1998年,陈遒北退休了,分别在一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打工,她开始利用自己的所学搞些新产品开发,陈遒北“有钱”了,她又一下子资助100名失学女童,这100名女童每年的学费大约是1万元钱,这笔钱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陈尊北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她想为更多 的失学女童创造一个明朗的未来。陈遒北不仅想到了失学儿童,更想到了女教师。2001年,她拿出5000元钱,委托洛阳市妇联在市周边各县选了10名优秀山区女教师,给她们每人发了400元钱奖金,送了一套书,并请她们来洛阳游玩了一次。这件事反响比较好,上海杨浦区的教育部门专门把这10名女教师接到上海,进行了专门培训。2002年她又搞了第二届优秀山区女教师的表彰。

有人说陈遒北“钱多”才捐钱资助“春蕾计划”的。可没有人知道,直到退休时,她却连3万多元房子都买不起,直到现在她用的还是一台过时的1988年买的18)彩电,至今她家的客厅里还使用着一台旧吊扇;衣柜里的衣服都买最便宜的布,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她个人的生活费只有区区100多元。面对着每月高昂的医药费,她也会像下岗职工那样捉襟见肘。于是为了把自己的“爱心工程“延续下去,她又在花甲之年拖着病体四处奔波,拼命工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陈遒北终于病倒了,1992年,检查出来全身大部分器官都已受到糖尿病并发症的侵蚀,更为严重的是肾病。炎热的夏季正是老年人纳凉看戏的季节,可瘦弱的陈遒北却不顾医生“每次连续下地不得超过2小时”的劝告,伏在案头一干就是一天。面对别人的劝阻,她说:“不工作怎么行?快开学了,孩子们要交学费呢!”每当太劳累的时候,陈遒北就翻开孩子们给她的照片、信件,就能得到莫大的快乐。200282日,陈遒北收到了一个鼓鼓的邮包,里面装了一斤黑木耳。邮包是栾川县秋扒乡三河村女童李景瑞寄来的。附言栏上写着:“陈遒北奶奶,我一直没有见过您,但是我很想念您。听说您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这是我和父亲夏天上山采的黑木耳,很补身体。您多吃点,祝您身体好起来。”看着那一包乌黑的木耳,坚强的陈遒北动情地哭了,当别人用世俗的眼光误解她时,她没有哭,当她被医生断言活不过3年时,她没有哭,但面对着孩子们那一颗颗水晶般的心,她哭了。这么多年,陈遒北从来没有见过那100个女孩子,也没有见过她资助过的乡村女教师,听她们讲一讲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因为她不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让别人感恩戴德。“我只想告诉她们,不用知道帮助你的人是谁,只需要记着一句话:‘在你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你,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你也伸出手去帮助别人’。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人间。”

 

死神吓不倒我

都说好人一生平安,但陈遒北的一生却是那样的坎坷不平,命运之神不肯帮陈遒北,她的身体状况很不好:1992年她因肾有病,被医生判为“死刑”,估计至多能活两三年,医生要求她卧床休息,每天下床活动不得超过两小时。可天性乐观的她从不把病放在心上,照常拼命工作,也许死神也怕这种豁达的人,她又活了10年——“已经赚了7年了!”陈遒北的病越来越重,20024月份的检查结果表明,她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只有10.86 ml/min,而正常人的应为80 ml/min。肾衰竭和糖尿病折磨着她,医生要求她住院治疗,可是她坚决从医院跑回来。“我的生命时间太有限了,我得充分利用命运留给我的时间,把我的几个发明搞出来造福社会;另外我得多挣些钱,给那100个孩子留着,资助她们上完初中。”她已经留下了遗嘱,两个儿子也支持她。

 

留下墓地不如留下绿地

有朋友曾提出把自己的肾移植给她,可她不想因为自己千疮百孔的脏器而白白浪费了别人好端端的肾;还有人提出要她去做透析,可她都没答应:“人不能单独为了活着而活着,那样的生命只是白白消耗生活资料,有什么意义?生命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又为什么活着?”还有人劝她出自传、到国外搞研究,可她还是拒绝了,因为她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不愿离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五千年的文化。

陈遒北还有许多心愿未尽:她希望自己的专利能漂洋过海打入西方市场,替中国人争口气;希望能资助更多的失学女童;希望能稳定更多的乡村教师队伍,解决更多山村女教师的后顾之忧;她还想到黄河上游种一片树林,为治理黄河水患献出绵薄之力;她还想等去世以后,在骨灰上种一棵树,把它做为生命最后的延续:“即使我死了,也要用体内最后的有机物去滋养另一个生命,留下一片墓地不如留下一片绿地。”

陈遒北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深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在今年由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日报社、洛阳市广播电视局联合组织的2006“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称号的高级技师鲁宏勋,倾其所有资助春蕾女童直到临终的陈遒北以高票当选。

(文章来源:洛阳市慈善总会)

陈遒北简介:陈遒北,女,19441月出生,籍贯台湾台中市。19609月至19658月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分配至抚顺石油设计院(即现在的洛阳石化工程公司)。198612月经张永就、陈盛龙介绍,在洛阳加入九三学社。198712月增补为九三学社洛阳市第一届委员,19882月连任第二届市委委员。1987年同时任河南省、洛阳市政协常委,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1994年任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副主席,1986年任全国第三届科协委员,1991年任全国第四届科协委员,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215日病逝。2011年,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入围奖。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太康路22号    邮政编码:471000

传真号码:0379-63221122    联系电话:0379-63221122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未经许可 禁止非法拷贝备案号: 豫ICP备2021024407号-1   技术支持:青峰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455号

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