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欢迎您访问网站!
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三人物 > 社员风采

导航栏目

红星闪闪亮 精神永不忘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2704次

清明刚过,草木吐新!哈密二中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413日,我和2012班全体师生参观学习了新疆兵团十三师青少年红星精神教育基地----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收获颇多。


援疆前,我曾看过一部《花儿与远方》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在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种种困难搭建地窝子、开荒种地建设新疆的感人故事。如今,我亲临其境,站在地窝子前,听着讲解员讲述着官兵们的英勇事迹,感慨万千!

功勋卓著有传承

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起源于1927年秋收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华北、挺进西北,参加过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等战役。红星二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力克内外之敌,功勋卓著。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日伪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被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授予“红星部"的光荣称号。1949年进疆剿匪,历经百战,功勋卓著。“艰苦奋斗、一往无前”是红星部的战斗精神。红星二场六十年来是与“红旗”、“先进”、“标兵”这些赞誉之词联系在一起的,获得了近百项全国、自治区、兵团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红星二场兵团精神,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创奇迹

19527月,四十七团奉命令在哈密火石泉开荒建场。火石泉是哈密出了名的重盐碱滩, 人称“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前苏联科学家把这种土地成为“种植禁区”。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兵团精神,连续十一年苦战,在火石泉这块大碱滩,创建了小麦稳产高产的奇迹。

建地窝子做营房

地窝子,是战士们当时的营房。这片地窝子遗址, 见证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的光荣岁月,记录着老一代军垦人弘扬兵团精神的传奇故事。地窝子遗址占地50多亩,共有150多个,排列整齐,一排排大小相等,都是由战士们自己挖、自己搭、自己住。按连队整建制,一个地窝子住两个人,功能齐全,有食堂会议室、菜窖、库房、马厩等生活生产设施。在新疆这地方,晚上一刮大风,战士们早晨起床满身满脸都是沙子。就是这样的地窝子,战士们一住就是十年。他们以苦为乐,给地窝子编了歌谣:

地窝子好,地窝子强,

地窝子冬暖夏又凉,

看上去一片荒凉地,

到房顶还不知道是营房。

开渠修路谋发展

19537,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兵团战士们集体转业。他们屯田守边,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为开发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红星二场的前辈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用最落后的生产工具,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肩膀,以顽强的革命意志,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在亘古荒原上战天斗地、劈山开石、修渠引水、治理盐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创造了稳产高产田,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棉花、油料、瓜果、化工原料等,大力支援祖国边疆和内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红星二渠,195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红星二场前身)修建,全长37.4公里,现仍在使用,是军垦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红星闪闪亮 精神永不忘

红星二场的战士们战天斗地,不怕困难,把荒漠变成了良田。当年的地窝子、平房、楼房到如今正在兴建的别墅群,见证了一批批边疆建设者的历史功绩!一片片绿洲树林、大棚蔬菜园、宽敞平坦的马路和太阳能路灯都展现着祖国边疆人民今天祥和、幸福的生活!我们在享受这份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革命战士和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更要传承这份深厚的红星精神,为边疆的发展和建设,更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太康路22号    邮政编码:471000

传真号码:0379-63221122    联系电话:0379-63221122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未经许可 禁止非法拷贝备案号: 豫ICP备2021024407号-1   技术支持:青峰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455号

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员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