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扎实推进数字版权管理
发布时间:2011-11-12 点击:3249次
张志勇,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获得者,河南科技大学数字版权管理与安全软计算研究团队负责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
作为河南科技大学数字版权管理与安全软计算研究团队负责人,张志勇博士的心中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推动研究工作不断走向新的进展,进而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足进步,他永远都是勇往直前。
瞄准前沿 大胆亮剑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内容因其具有无损复制和易于传播等重要特性而引发出一系列版权侵犯行为,例如非法拷贝、恶意分发、非授权访问和随意分享等,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数字版权管理(英文为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支持的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中必然涉及到重要的一方——终端用户,并且他们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之间由于各自的利益并不存在完全的信任,致使安全技术成为构建多方信任的基础。”张志勇关注的目光定格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上。
为了在DRM安全性与多方效用之间寻找折中,实现有效的安全策略选取与部署,从而在各方之间达到一种最优的安全—效用平衡,2008年张志勇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权益管理中基于安全策略博弈控制的多方信任研究”。
“我们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完整的数字内容价值链多方信任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探讨DRM安全策略的多方效用分析与选取决策。”张志勇如是说。
实际上,张志勇带领着团队大胆创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DRM安全策略分析框架,以及面向安全组件(服务)及其组合策略的形式化效用分析方法。这对于各方实现安全策略理性决策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同时,他们面向数字内容获取和分享两个应用场景,所开展的可信计算支持的DRM典型安全策略博弈论选取分析,为数字内容(服务)提供商通过安全—效用理性分析,进而部署安全策略并实现相应的安全机制,具有重要的产业实际应用价值。
2009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DRM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IEEE CCNC上,张志勇发表了关于DRM安全策略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论选取方法的论文,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Advanced Networking Research Lab所关注并积极引用,随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G. L. Heileman教授也在DRM领域顶级会议ACM DRM2010中引用了该成果。
2009年11月,张志勇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中的DRM安全与信任综述性论文“Security and Trust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 Survey”,指出了以安全为基础的DRM多方信任是当前开放问题之一,并提出了以安全-效用(Security-Utility)为中心的DRM多方信任框架(Multi-Party Trust in DRM Ecosystem)。针对这一开放问题,通过建立DRM安全策略组合的效用理论,以及动态混合博弈选取方法,使得DRM Ecosystem各方能够最优地选取和部署安全策略。此外,针对数字内容分享与传播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张志勇博士提出了RCU(Risk-Controlled Utility)方法,并采用软计算理论,对DRM安全策略风险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eural Network World”和“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2010年,张志勇牵头的“数字版权管理中数字权利传播的小世界网络建模及风险控制”研究项目,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科研创新 不懈求索
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灵魂。近年来,张志勇带领着研究团队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针对DRM使用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他积极申请并负责完成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数字内容可信授权使用控制系统研究”,在数字权利分享与转移技术领域,提出了DRM使用控制转授权(Delegation)模型、细粒度权利转移安全机制,以及可信分发与安全执行等理念。他带领团队潜心研制的“DRM Player音视频数字内容安全使用控制系统”等通过河南省软件评测中心检测,并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其主要理论成果发表在Int'l J.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Journal of Multimedia, 以及IEEE、ACM和IFIP主办的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曾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很快,数字家庭网络下的DRM使用控制技术研究进入了张志勇的视野。去年10月,他申报的“安全可信的数字多媒体家庭网络及其版权保护机制研究”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批准并立项。与此同时,张志勇还结合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安全、信任与风险等问题,从信息管理与实证研究的跨学科视角,研究特定数字内容格式“eBook电子商务下的用户安全行为实证研究及数字版权管理实现”,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宏观把控 开拓未来
立足行业发展,宏观把控未来,是张志勇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2010年9月,张志勇积极组织承办召开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数字版权管理国家标准化工作组会议,与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近20家单位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了数字版权管理术语标准草案,形成了我国在数字版权保护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标准规范《信息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 术语(征求意见稿)》。
由于在数字版权管理领域的卓越贡献,今年3月26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新一轮IEEE Admission & Advancement评审会议上,正式批准张志勇晋升为IEEE Senior Member。而此前,他已经是IEEE Systems, Man, Cybermetics Society国际软计算技术委员会(TC on Soft Computing)委员,国际期刊Int'l J. of Digital Content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数字版权管理与内容安全专题主编(TEiC),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一届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作为主席/联合主席发起并组织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DRM专题研讨会(Workshop/Invited Session),并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要潜心科研,更要心系社会,这是张志勇对自己的特殊要求。目前,他还兼任着九三学社洛阳市委科技工作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9至今)、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至今),以及中共洛阳市委统战部、洛阳市人民政府特约监察员,由他执笔的“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共享,促进我省科教事业快速发展”,“加强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科技竞争力”等多项集体提案,被列为河南省政协会议大会报告,并受到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表彰。
志存高远,勇于登攀。张志勇,就是这样一个为解决数字版权管理问题而生的实干家。未来,他将把坚实的奋进足迹印在科技创新的长路上!
(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杂志2011年第14期,杂志记者樊玉静,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供稿)
-
下一篇:历届河南省政协委员社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