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信息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7514次
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信息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
九三界委员 赵怀波
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工作。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我市作为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区,近年来在工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我们在传统工业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型工业向型升级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水平不高。目前,我市经济产值规模有2000多亿,工业经济占到60%,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性的五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5%。然而,在这些具有明显优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信息化及应用水平仅体现在企业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工业制图,以及利用现代管理软件的企业进、存、销精准化管理上。信息技术在新型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和提高服务附加值方面的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亟需发展。
二是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全市除了硅材料、光伏、光电信息材料产业尚有一定规模外,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互联网产业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还较小,仅占全市经济总规模的4%左右,这必然影响到我市工业信息两化融合的深度、层次和水平。同时,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倾斜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是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人才比较匮乏。与周边兄弟省份和城市相比,我市信息领域从业人员总量和水平不足。这也是我市工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政策倾斜,进一步落实企业信息化评价工作。发挥我市“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和信息产业联席会议的作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其他民营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监督、评价、考核和服务。通过设立“两化融合企业培育和扶持基金”,积极引导和优先扶持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用好“河南省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市两化工作有章可循。
二、先行试点,以装备制造业带动其他工业企业,加快两化工作进程。以我市重点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一拖集团、LYC、中信重机等三家单位作为试点,开展智能技术与传统工业、高附加值服务与品牌产品、信息技术与企业资本的深度融合。通过装备制造业新型智能工业产品的开发,可提高远程诊断、远程维护,以及关键产品中的软件更新升级等高附加值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且,通过我市下一代互联网、无线宽带城市、三网融合建设,为企业扩开产品销售渠道、拓展拉长产业链,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保障。
三、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和公共平台。以装备制造业等我市重点支柱产业为应用背景,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整合、大力培育或引进和智能工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科技中介服务公司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他们为两化融合提供系统完整的工业企业解决方案、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洛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及信息技术专家技术委员会工作,为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四、全面攻坚,推动两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针对我市两化融合中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实施公开技术招标,鼓励并优先资助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立项的智能工业新产品开发、新方案设计、新方法研究和国家或行业标准化项目等。我市科技职能部门从前沿技术发展和创新角度,鼓励并优先资助涉及安全物联网、安全云计算技术的立项研究,为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安全基础设施平台保障。进一步做好我市“产学研金对接合作活动日”项目。
五、人才培养,加强我市两化融合应用技术人才储备。对智能工业信息化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做好基础研究、系统集成、产品开发及应用等不同层面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物联网工程新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以及相关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此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院校通过与信息化技术服务企业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定制培训,并适当补贴来(留)洛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
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系统工程,目前已提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政、产、学、研、金、用等多方统一思想、共同配合、协调发展,我市工业信息两化水平,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从而进一步促使我市工业经济产业产值在“十二五”期间有大幅度的快速提升。
-
下一篇:社市委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