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涛文集》有感
发布时间:2014-07-01 点击:2785次
“世界丰富多彩,探索、求知、奋斗、开拓、创新,令人振奋,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深涵其中”。这是200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涛文集》中扉页上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激发了我拜读它的冲动,并另我读后意味隽永。
2013年末的一天,我在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办公室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对张涛先生早已如雷贯耳,他的经历颇丰,另我敬仰许久。虽然看到这本文集,离出版年已相隔10年之久,但是从2014年元旦至仲夏,它成为我书桌案头和枕边一本爱不释手的典藏书籍,开始了我对张先生人生真谛的探求。
张先生早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在电子工业部893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委和河南省科协从事技术、科研、教学和科技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曾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第五届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副省长等职。
整部文集以时间为序,记录了张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以来的150余篇文稿,包括私人信札、随笔、学术报告、讲话实录和发言材料等,内容非常翔实,文献颇具价值。它再现了他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以及河南九三学社发展和壮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张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特别是,这些文献中涵盖了张先生的主要思想、观点和论断,例如《创办一所新型高水平大学(1988年2月)》、《关于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思考(1994年5月)》、《科学技术和国家利益(1995年2月)》、《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工作(1998年12月)》、《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2004年4月)》、《培养创新人才 应对国际竞争(2000年3月)》,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全局性、前瞻性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整部文集使我受益匪浅,收益颇丰。更有其中几处,让我从内心深处有了强烈的共鸣,深有感触。
(1)“领域更新和教授生涯”。张先生是国际上固态表面物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回国后破格评聘为教授。“做一个好的教授,一是要扎扎实实做学问,力争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有自己的建树;二是要老老实实做人,以自己优良的人格和修养影响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张先生在文中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深刻阐述,并对“Change your field every 5 years”这一国际学术界经典座右铭,深谙其哲理性。读罢,醍醐灌顶。
九三学社成员的构成以从事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可谓是精英荟萃。我认为,每一位社员都要像包括张先生在内的九三先贤和老一辈专家学者那样,首先立足本职,在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以期在专业技术领域成为学术造诣高深,业务能力强的专家、骨干和能手。本职搞精了、搞通了、搞透了,才能在丰富的社会服务和社务工作中游刃有余,彰显实力。同时,通过自身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风格,绽放个人魅力,从而进一步去影响、带动和感召身边的人。这是九三人的历史传承,更是九三人的“优良基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三要善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和锻炼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一点,对于我们九三知识分子,特别是九三青年学者,颇有教益。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缺少的不是学历、学位、平台和资源,这些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弥补。然而,如果缺少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则遇到挑战或瓶颈,则通常选择消极和退却,最终难以成就事业,更会遗憾终身。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地体会张先生的教诲,从老一辈九三人的人生履历和奋斗历程中,汲取珍贵的精神和养分。
(2)“一方面我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养成了一种“学者型”思维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是从政以来我逐渐自觉地把参政议政和政府工作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从文集中看出张先生的几个十余年,十余年做工程技术工作,十余年做科学研究工作,又一个十余年做行政管理和政府工作。张先生的学者特质和气质,使得他在参政议政和政府工作中,像做学问一样,发起组织研讨,翻阅文件资料,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统一意志,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和建议。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历史赋予九三人的特殊使命和重要职责。我认为,参政议政能力,是每一位九三成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就要像张先生那样具有做学问的精神、毅力和方法,调查研究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基于专业、行业特长,以及对本领域的洞察和分析,把真实的基层情况和脉络成因,搞清楚,搞透彻,然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提出极具价值,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供政府决策参考,做政府的智库成员。如今,“大数据”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和各行各业竞相推崇的新事物。从我所从事的信息技术领域来看,大数据首先体现在数据量的剧增,和丰富的数据类型上。有了大数据,才能有更为精准的数据挖掘结果,才能从本质上搞清楚事物和事情的成因、规律。因此,调查研究需要搞到第一手的“大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总结、演绎、分析,通过所掌握的丰富调研资源,站在更高瞻的视角,提出更独特的思考。
(3)“学校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张先生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数十年,对“人才”这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深有体会和见解。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培养理论、技术和实用人才,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需要高层次领军人才,我们九三学社组织建设和发展,更需要及时地、广泛地吸纳人才,不仅是主体界别的科技型人才,还要有非公经济界别的代表性、旗帜性人物和社会贤达人士。以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为例,由于高校属于社组织的主体界别,近年来在发展社员过程中,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高学历,9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二是年轻化,以35-45岁年龄阶段为主。如何让这些青年社员在社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努力成长为一名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并反哺社组织的培养,我认为,这是当前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九三学社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在日常联谊和学习交流活动中,通过开办“教授博士沙龙”,大家有了一个深入探讨和交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平台和氛围,激发灵感,碰撞思想,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进一步增强了九三学社的声誉和美名。为此,我撰写的《论科技领军人才在社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力及其对策》刊登在2013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网站的德赛论坛。关于人才的价值、作用和意义,我和张先生同有共鸣。人才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和九三学社,都是关键要素,无以替代。
读罢《张涛文集》,不仅对张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他的思想和观点更有了深入的体会。本文只是我诸多体会中的几处感想,但是对我的影响极大,它激励我前行。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后),九三学社河南省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洛阳市委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洛阳市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网站:http://www.93.gov.cn/html/93gov/mjzp/140704107247303415.html